当地时间10月12日,中国首部8K太空实拍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在匈牙利施瓦布山天文台举行首映。该天文台始建于1871年,是匈牙利历史最悠久的学术天文台,长期致力于天体物理观测与天文教育。当天,匈牙利天文界专家与青少年天文爱好者约60人齐聚观影现场,共同感受来自中国空间站的视觉震撼与人文情怀。
走进匈牙利天文台 点燃青少年航天梦
△匈牙利施瓦布山天文台外景
走进匈牙利天文台 点燃青少年航天梦
△观众翻阅《窗外是蓝星》宣传册
首映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洲总站、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和施瓦布山天文台联合主办。该活动是继今年6月在匈牙利科学院举行的“童心筑梦九天 创新中匈未来——天宫课堂”活动后,双方航空航天交流的又一重要延续。
走进匈牙利天文台 点燃青少年航天梦
放映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凝神屏息,沉浸于来自太空的真实影像。影片以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神舟十三号任务期间拍摄的8K超高清太空影像为主体,通过国际空间站同轨观测视角,呈现了地球的壮美与宇宙的深邃。观众仿佛置身中国空间站,跟随航天员的镜头俯瞰蓝色家园,体味在轨工作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影片以国际领先的8K影像技术与沉浸式叙事手法,生动展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技术突破与人文精神。
走进匈牙利天文台 点燃青少年航天梦
走进匈牙利天文台 点燃青少年航天梦
△匈牙利天文专家与观众现场交流
展映结束后,学生们与天文专家就影片中的空间站工作场景、地球观测画面等科学细节展开深入交流。他们普遍认为,《窗外是蓝星》充分呈现出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突破,特别是空间站建造、出舱活动等标志性成就。更重要的是,影片以独特的太空视角激发了青少年对宇宙科学的兴趣,为匈牙利年轻一代埋下了探索宇宙的种子。
走进匈牙利天文台 点燃青少年航天梦
△施瓦布山天文台负责人基斯接受总台记者采访
施瓦布山天文台负责人基斯高度评价了中国航天发展成就对影片的支撑作用。他指出,过去三十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空间站建造的历史性跨越,这种系统性、持续性的太空探索模式在世界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谈及最难忘的镜头,基斯特别提到了航天员出舱作业的经典画面:当镜头聚焦于航天员在深蓝色地球背景下进行舱外维修时,那种精密操作与浩瀚宇宙形成的强烈对比,既令人屏息凝神,又彰显出人类探索太空的非凡勇气。他认为,这部影片不仅是中国航天实力的生动展示,更是一把开启宇宙认知的钥匙,必将激发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太空探索的持久热情。
走进匈牙利天文台 点燃青少年航天梦
△天文学家萨博接受总台记者采访
匈牙利天文学家萨博对影片所传递的“中国式太空浪漫”赞不绝口。影片中,航天员在轨展示写书法、贴春联、挂福字、送祝福等场景,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与太空生活创新融合,这种中国式浪漫既展现了文化自信,也为太空探索注入了独特的人文温度。“我甚至暗自希望,也许有一天,我也能亲身进入到中国空间站。”他认为,《窗外是蓝星》以艺术化的表达成功架起了连接科学与人文的桥梁,既激励青少年投身航天事业,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推动星际文明发展的责任担当。
走进匈牙利天文台 点燃青少年航天梦
△匈牙利青年伽尔菲接受总台记者采访
匈牙利青年伽尔菲兴奋地表示,他第一次观看如此宏大的太空纪录电影,8K超高清画质让每个细节都非常逼真和震撼。他特别提到,虽然他曾经通过电视直播看过神舟十三号发射,但《窗外是蓝星》通过一个半小时的沉浸式体验,让他对中国空间站有了全新认知,每个环节都展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先进性,这种视觉震撼远超预期。
走进匈牙利天文台 点燃青少年航天梦
△匈牙利学生大卫接受总台记者采访
匈牙利学生大卫观影后激动不已地说:“《窗外是蓝星》棒极了,我非常喜欢!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场景和情节都是真实的,没有被虚构,都是航天员们的真实太空生活写照。”大卫说,他知道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最近几年,不知不觉中,中国的科学发展走到了世界前沿。”看完这部电影后,他更坚定了长大后努力成为航天员的决心。
走进匈牙利天文台 点燃青少年航天梦
作为中国首部8K太空实拍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以超高清影像技术真实再现太空场景,既展现了中国航天员精湛的专业素养与无畏的探索精神,更以独特的视听语言搭建起中外文明对话的桥梁。据悉,影片未来将陆续在欧洲多国展映,让更多欧洲观众直观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总台记者 梁弢 卜卫军 吕牧)
【责任编辑: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