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查看: 294|回复: 0

[旅游] 镜观·非遗 | 彝族打歌:焰舞千年 踏地为诗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小镇青年
  • 打卡总天数:64
  • 打卡月天数:3
  • 打卡总奖励:10087
  • 最近打卡:2025-11-07 08:16:0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8-26 18:0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44

    主题

    31

    回帖

    11万

    积分

    大总管

    积分
    118733
    QQ
    发表于 2025-7-19 17: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贵州贵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修改字体大小 15px
    10px 30px
    fdvb948R6VXo2ZUu.webp

    Bl2lutj0t5jTxjLl.webp

      篝火熊熊燃烧,舞动间银饰叮当作响。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彝族打歌队的传承人举起芦笙,一声悠长的音律划破夜空。刹那间,踢踏舞步响彻大地,围成圆形的舞阵如涟漪般荡开。笛声、三弦声、脚踏声交织成古老的韵律——这是每年巍山火把节,拱辰楼广场上不变的风景。

    pe5G5m5pczK5bnB6.webp

    m6tq6JITKI46qcfO.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在巍山县拱辰楼广场展演(无人机照片)。
      彝族打歌,又称“踏歌”,是融歌、舞、乐于一体的民族艺术瑰宝,是彝族人民抒发情感、表达心声的重要方式,承载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sZoozEX1ax6Okkf5.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在巍山县南诏古街进行巡演(无人机照片)。

    e1KD1JUgG6Z8K1KL.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在巍山县南诏古街巡演。

      芦笙与大刀引领舞步,笛子和三弦应和歌声,众人“围火成圈,踏地为节,对歌打跳”的场景,是彝族文化鲜活的象征。每逢节庆、婚丧嫁娶或劳作间隙,彝族村寨都会打歌。人们以篝火为圆心,芦笙领舞,笛子伴奏,身着民族服饰的男女自然结伴,围成圆圈,边跳边唱打歌调,常通宵达旦,尽兴方休。

    Da5B4mMb3Bb4mvoR.webp

      7月18日,一名身着彝族服饰的游客在巍山县拱辰楼广场体验彝族打歌。

    n69HMYq6cFfHcQ6Z.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在巍山县文华书院排练。

    kIW4CtMgM2wM2I4i.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在巍山县拱辰楼广场与游客共舞。

    qDcuuqmSRqYRCZ2S.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在巍山县文华书院排练。

      彝族打歌历史悠久,可追溯千年,在《唐书》《云南志略》《南诏野史》等史籍中均有记载。2008年,彝族打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巍山也以“彝族打歌之乡”闻名。

    G2NOxjuo5zUnay27.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在巍山县拱辰楼广场进行展演(无人机照片)。

    Z2332zUU4hfH88Ut.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在巍山县南诏古街进行巡演。

    B9aX98vK8hE7pkyu.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在巍山县文华书院排练。

    rHqENclw8nNkeE28.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在巍山县文华书院排练(无人机照片)。

      为推动彝族打歌保护传承,云南省出台相关条例,明确规定以各种形式保护彝族打歌中打歌调、舞蹈、口传文学、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等核心元素,县级财政专项拨款为每位传承人提供补助。 当地积极推动这项民间艺术融入日常生活,市民的广场舞、学生的课间操,都融入了彝族打歌元素。彝族打歌凭借其鲜明的观赏性与互动性,成为巍山文旅的新亮点,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为民间打歌队带来了收入,让传承得以延续。

    c7v8tTy2Sye7E9to.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队员在巍山县南诏古街进行巡演时向游客挥手致意。

    f999ARc8c2AaC8Ak.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的一名小队员在巍山县文华书院排练。

    g7O7hh3Q2OADDc54.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的两名小队员在训练间隙休息。

    HJbX2z2n1dL6oM0b.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在巍山县文华书院排练(无人机照片)。

      如今,巍山县南诏文化广场化身露天舞场。彝家儿女拉着游客的手,感受独特的肢体韵律。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亲睹彝族打歌风采。 盛会尾声,人群渐渐散去,银发歌者将芦笙递到孩童手中,稚嫩的气息穿过竹管,清亮的调子悠然升起。千年彝族打歌,如点亮夜空的篝火,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

    Ve5zEC5704fh05vv.webp


      7月18日,一名彝族打歌队队员在巍山县文华书院排练。

    L1N030subPKPngNY.webp

      7月18日,彝族打歌队在巍山县南诏古街巡演(无人机照片)。

    摄影:彭奕凯
    编辑:徐金泉 任正来 郭昱 徐钦 刘琼
    鸣谢:巍山县委宣传部
    非遗工作室
    新华社摄影部

    来源网址:https://www.163.com/dy/article/K4RGTS3D05346RC6.html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预览|手机版|南楼邻友圈 ( 京ICP备2025124479号-1 ) 劰载中...|网站地图

    GMT+8, 2025-11-7 15:50 , Processed in 0.26722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