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查看: 81|回复: 0

[谣言] 谣言热榜 | 2025年七月朋友圈热度谣言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小镇青年
  • 打卡总天数:64
  • 打卡月天数:3
  • 打卡总奖励:10087
  • 最近打卡:2025-11-07 08:16:0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8-26 18:0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44

    主题

    31

    回帖

    11万

    积分

    大总管

    积分
    118733
    QQ
    发表于 2025-8-15 21: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西城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修改字体大小 15px
    10px 30px

    谣言热榜 | 2025年七月朋友圈热度谣言

    谣言热榜 | 2025年七月朋友圈热度谣言


    七月谣言内容与医保个人账户取消、12306可在线换座等热议话题相关,我们应当保持理性,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消息,避免传播不实信息。共同维护安全、健康、绿色的平台生态环境。

    七月朋友圈热度谣言

    01、医保“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

    典型谣言样本

    近期,一篇题为《7月起医保新调整,“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卡内余额转哪里去?》的自媒体文章引起较多关注。文中宣称“自2025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分步推进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最终目标是取消现行个人账户模式”。

    真相:

    经查,相关文章中“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个人账户,所有医保缴费全部进入统筹基金,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积分系统”等内容纯属谣言。事实上,按照中央“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部署和《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要求,目前医保改革正顺利推进,多数地区已顺利完成相关工作。此次改革是在不增加社会和个人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不存在“取消职工个人账户”。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02、12306能“在线换座”?

    典型谣言样本

    近期,有网民分享自己使用第三方购票平台实现“在线换座”的教程,引发关注。

    真相:

    中国铁路明确回应:12306没有在线换座功能,换座必须通过改签完成,第三方购票平台也都是通过改签完成的。同时提醒广大旅客,第三方平台有风险,线上购票、改签请认准铁路12306官方App。

    (“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03、昆明金马坊路段发生恶性事件致131人死亡?

    典型谣言样本

    近期,一则内容为“昆明市金马坊路段发生一起犯罪嫌疑人驾车冲撞行人的重大恶性案件,致13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337人受伤,其中41人重伤”的“警情通报”在网上流传,引发社会关注。

    真相:

    经核实,该“警情通报”系谣言。真实情况是:7月20日13时16分,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路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4人轻伤,5人轻微伤,受伤人员已送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目前,公安机关已将李某某抓获,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网信云南”微信公众号)

    04、紧急通知公积金调整失败?

    典型谣言样本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邮箱发送内容为“关于您的住房公积金调整失败的紧急通知”的邮件。

    真相:

    对此,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严正声明:我中心从未使用该邮箱发送过上述邮件,收到此类邮件,切勿点击邮件中的任何链接,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任何以该邮箱名义索要费用、财务信息或敏感资料的行为均属诈骗,请提高警惕。如造成个人损失请及时报警。

    (“上海网络辟谣”公众号、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

    05、湖北宜昌游船突然倒扣,30人坠江?

    典型谣言样本

    近期,有网民发布“湖北宜昌游船突然倒扣,30人坠江”的图文信息。

    真相:

    经核实,网传信息系谣言,辖区未发生类似事故,且无注册船名为“三峡观光6号”的船舶。

    (“湖北网络辟谣”公众号、宜昌辟谣)

    06、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

    典型谣言样本

    近期,网络上流传着一张与所谓的“倪四道”院士的聊天截图,内容涉及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造成当地居民恐慌。

    真相:

    网传信息系谣言。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对谣言发布者罗某作出行政处罚。

    (“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07、北京燃油车彻底禁入网约平台?

    典型谣言样本

    日前,多家媒体转发了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消息称“北京燃油车彻底禁入网约平台”。

    真相:

    目前,该条消息已被删除。根据现行《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在本市申请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车辆,需符合的条件并未涉及燃油车禁入的有关限制,北京市内运营的各大网约车平台也并未发布官方通知。

    (“北京网络举报”“北京新闻广播”公众号)

    08、充电宝引发车厢冒烟?

    典型谣言样本

    近期,浙江杭州地铁3号线一车厢突发冒烟情况,不少乘客捂住口鼻跑下车厢,网传“疑似充电宝爆了”,引发关注。

    真相:

    杭州地铁回应表示,7月7日早上7:37分,杭州地铁3号线从星桥开往吴山前村方向,列车行至华鹤街站时,是车厢内空调故障导致冒烟,并非充电宝爆了,车内并无明火也无人受伤。

    (“杭州交通918”微信公众号)

    09、吃荔枝不能开车?

    典型谣言样本

    有传言称,吃荔枝不能开车,会被查出血液酒精含量超标,导致酒驾违法。

    真相:

    这种说法有些夸大。荔枝含糖量很高,当荔枝破损或长时间存放时,果皮和果肉表面的酵母菌会将糖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乙醇,也就是酒精。除此之外,人们在咀嚼荔枝时,糖分会残留在口腔中,口腔内的部分细菌也会在无氧环境下将糖转化为酒精。如果食用大量荔枝,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呼气中含酒精,进而被判定为“酒驾”。但是该现象不会持续太久,只要复测或申请血液酒精检测就能解除酒驾嫌疑。

    (“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10、高温下运动出汗多,减肥更高效?

    典型谣言样本

    有传言称,高温下运动出汗多,减肥更高效。

    真相:

    相比在20度的天气下锻炼,在高温天气下锻炼身体会主动增加肌糖原的消耗,同时减少整个机体的脂肪消耗。也就是说,高温下跑步主要消耗的是糖,而不是脂肪。与此同时,在高温环境下运动,中暑、脱水和过度疲劳是常见的问题,更可怕的还有热射病。正确的做法是选择凉爽的时段进行运动,如清晨或傍晚,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月度辟谣转载自"微信安全中心"公众号

    梅梅的话:

    面对纷杂的网络信息,请保持审慎从事,避免跟风转发真假不明的信息,看到可疑的信息记得留言给梅梅,梅梅会第一时间给大家辟谣。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预览|手机版|南楼邻友圈 ( 京ICP备2025124479号-1 ) 劰载中...|网站地图

    GMT+8, 2025-11-7 18:41 , Processed in 0.268651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